中国商论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国际刊号:2096-0298
国内刊号:10-1337/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3415 人次
 
    本刊论文
商贸流通业现存问题与改革走向

  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全局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改革起步最早,变化巨大,成效显著,但现存问题不少,必须深化改革,大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和特点

  改革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改革开放以来"三多一少"有很大发展。多种所有制、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在继续不断发展,从而搞活了市场,活跃了经济,方便了民生。

  多种业态并存,互补、竞争、共赢发展。业态就是商业经营形态,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超市、便利店等。早在2000年,有人说百货店会消亡,实际上优势互补,大中城市还要有百货店,只是其设备、人员多,经营成本高。各种业态要互相吸取优点,实现共同发展。

  国内流通空间国际化。国际商业巨头进入中国,比如沃尔玛等,促进了国内消费国际化。生活方式和产品都国际化,进口商品增多。

  流通产业信息化。一方面,传统商业得到信息化改造,厂家、商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网上交易;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发展很快。线上线下都在发展,并且在不断结合、融合。

  连锁经营和"农超对接"在城乡广泛持续发展。连锁经营作为零售商业的主要形态,正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连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的8%-10%,美国占到60%,我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消费大变革,出现消费革命。特别是加入WTO以后,2000年以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消费方式不断变化。如今人们日益关注安全消费、健康消费,追求绿色消费。中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消费兴起,条件比较好的讲究个性消费,方兴未艾,潜力巨大。消费革命,要求商贸流通产业不断创新。

  我国商贸流通业现存问题

  第一,对商贸流通业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至今在全国各地"重工业轻商业"、"重外贸轻内贸"还是普遍现象,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工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弱,所以重视对外贸易。现在要改进,不能重工轻商,只注重外贸不关注内贸。外贸是内贸的继续和延伸,外贸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走出省界走出国门。前些年内贸未列到政府重要议程,人、财、物力投放少,讲外贸多,讲内贸少,总体上还未将其摆到重要日程上。现在理论上已清楚。1999年时任副总理吴仪,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流通现代化会议,明确提出现代流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卖方市场,商品供不应求,主要商品厂家具有话语权,消费者求助于卖方。改革以来商品生产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商品开始供大于求,现在卖方求于买方。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生产决定一切,而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流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要将商贸流通从末等行业转变为先导产业,现在已经形成了共识。

  第二,流通效率偏低,成本过高。包含3个层面:一是商业资金周转缓慢,主要是指传统的流通业,不包括电子商务,流动资金周转平均一年2.4次,而发达国家年均20次以上,我国不到其八分之一;二是物流成本偏高,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前几年为21%,2012年为18%,还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美国只有10%;三是利润率偏低,商业低利、微利经营,由于百货店成本高,而电子商务也竞争激烈。2003年,我国企业500强中的连锁企业,利润率平均为1.06%,沃尔玛2002年为3%以上,差别较大。反映出我国企业利润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不仅物流成本偏高,整个流通行业费用偏高,我国商品流通速度慢,进入最终消费之前,90%的商品在流通环节,原因或者是环节多,或者产销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流通费用高,并最终加在商品价格上。据统计,流通环节的利润占商品总利润的四分之三。生产环节和零售环节利润偏低,是造成菜价偏高、而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

  第三,农村流通落后,设施薄弱陈旧。其中较重要的原因是投入少。近十年来有了很大改观,但还不尽人意。农村流通落后,造成"卖难买难",影响农村发展,影响农民增收。

  第四,流通企业集中度偏低,散、弱、小。我国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大型企业和集团,即商业航母。我国上海百联公司集团、王府井百货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两家大型企业集团,武商集团也较大,但与真正的"商业航母"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本土化的"商业航母"还未真正形成。

  第五,商业地产和商业网点建设重复,商业资源浪费严重。近几年来,出现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的问题,而十年前的情况是网点不够。最近十年,商业地产发展迅速,投资较多,造成地产资源、商业资源浪费。原因之一是调控管理没有跟上,宏观调控不足,规划不足,规范管理不足。还有一部分商业街名不符实,开始红火,之后疏于管理。比如西安西大街,被商务部命名二级商业街,原来希望仿宋代的建筑形成商业街。商业街不能过长,西大街不行,公交车通过,是交通要道,不利于商业街的形成和发展。全国许多地方存在"有场无市、有市无场"问题。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有实现的必要条件,达不到条件则可能无法继续发展。

  第六,物流组织落后,尤其是区域性的大型的第三方物流平台落后。现在大部分厂家自办物流。专业化物流缺失。因此我国组织形式落后,物流成本偏高,2012年为9万多亿,占GDP18%。

  第七,商贸流通秩序、市场秩序混乱。制假售假现象很多,有屡禁不止继续发展的状况,原因一部分是厂家商家缺少诚信意识,商业道德意识缺失。当然也与国家宏观管理、质量管理检测不到位有关系。缺少监测、检查的标准。

  第八,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规范缺失,法制缺失。不少假冒伪劣的产品转移到网络上销售,出现在网购中;电子商务竞争也较激烈,只能薄利多销。

  第九,内贸的商业教育落后,商业人才培育滞后。1998年,当时全国财经院校撤去贸易经济专业,原来我国相关博士点是贸易经济学博士点,现在则改为产业经济博士点,只保留了流通经济研究方向。撤消专业之后,专业人员流失、资料流失,没有专门人才,国家取消投入,影响很大。1998年只有6所高校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经多方争取,2012年教育部决定恢复高校贸易经济本科专业,但其实际恢复建立需要时间和条件,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

  商贸流通业改革走向

  总体上说,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可归纳为五点:大力提高流通效率;引导生产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加快转变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比如,就陕西而言,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要求是,按照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商业功能区的需要,实现商贸流通创新发展,把陕西建成全国西部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逐步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销一体化、传统与现代一体化(比如传统商业也要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新型商贸流通业,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具体到改革的方向和策略,涉及面较大,择要提出以下几项:

  (一)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具体包括四项:一是要建立工业消费品的现代流通体系。根据我国城镇化、调整流通结构的要求,建立以城市为中心可带动农村的工业消费品流通体系,包括加快城市流通设施改造建设,组织新的流通组织、业态,覆盖城乡的大商圈、服务网络。二是加快建立城乡对接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标准化、冷链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三是加快建立大宗商品流通体系。这是工业化深化发展的要求,对于煤炭、钢材、粮食、食油、矿石等能源和原材料的大宗商品,建设有较强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交易方式和物流支持的市场交易平台、组织和基地,实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顺畅流通。四是加快构建内外贸一体的国际化流通体系。根据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深化引进来鼓励走出去,促进中外流通企业对接和合作,建立国际交易平台,形成内外一体的国际流通体系。加强国际采购、国外分销,建立展示中心、分销中心、营销网络,发展国外租赁业。

  (二)大力提升流通现代化并推进流通产业创新

  随着科技发展和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型流通用人越来越少,网络技术运用使我国的流通业正在摆脱传统劳动密集型特征,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转型。有必要、也有可能大大提高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流通方式的转变,提高流通的现代化水平,实行流通产业的创新。具体包含7项:技术创新,以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核心实行技术创新;以电子商务为引领进行交易方式创新;以连锁经营为先导进行流通业态创新;以商品配送为重点的物流服务创新;以绿色低碳为核心进行商业运行模式的过程创新;商业主体营销观念创新,牢固树立以消费者主权论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观念;商业制度创新,含商业企业制度创新,商品交易制度创新,政府对商业调控制度创新等。

  (三)着力培育本土化的大型流通企业或集团

  现代流通必须有大型的流通企业。本文归纳为四点:一是要推进流通企业的并购重组和联合。大型流通企业的行程需要有联合,涉及内容很多,如改革产权制度、政策上部门的支持。要允许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强强联合,组建战略联盟,加强工业品联购分销,加强农产品分购联销,如陕西苹果最终通过供销社发展壮大。实行信息共享,实行错位经营。二是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型企业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包括公司治理。三是引导企业提高综合素质,包括人员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理念提升,人员培训等。四是内外资企业实行平等国民待遇。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此处强调四点: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弘扬商业职业道德;生产厂家严格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验,从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严惩制假售假行为;加强流通法制建设和管理。

  (五)发展商品流通的区域互联互通

  此处包含两个方面,对内和对外。对内而言,首先大力发展省内各地区互联互通和省内外互联互通的交流合作。省内企业走出去,强调对外走出去,先走出省界。二是大力发展国内外联动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建立分销机构、展示中心、国外营销网络和物流网络。

  (六)推进产业间融合发展

  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商业体制改革要农商、工商、银商联合,但结果不尽人意。推进产业间融合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商业与农业融合比如实现农超对接,实现农业与批发市场企业的对接;二是推进商业与工业的融合,商业可以向工业生产领域延伸,订制、委托加工、参与产品研发设计,也可以与工商企业签协议;三是发展内贸与银行的融合,解决融资问题,取得银行支持,加快资金周转。银行的支持很重要,理论上讲,商品流通是借助货币流通实现的,货币流通通过商品流通才发挥作用,正因为货币流通内外交流才发达,才有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四是加强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文兴商,以商兴文,进行文化产业与商贸流通结合;五是加强商业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商业发展旅游业,旅游带动商业餐饮业,使本地优秀文化走出去。如陕西省在商旅文结合方面大有发展潜力,政府应将其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七)发展商业教育并大力培育现代商贸人才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一切都需要人才。有理念、有希望、有机会、还要有人才。改革以来,我国的商业教育经历起伏、挫折,现在是振兴商业教育的时期,所以必须重视商贸人才教育、培养、训练、提高。队伍扩大,不仅要有大量的中级人才,而且要有大批的高级人才。目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干家还较少,高级商贸人才较少。要大力加强商贸队伍建设,并造就一个庞大的商业精英队伍。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国商论》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中国商论》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